2005-12-24
光阴荏苒。1995年前后,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现在,不少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
“10年中外零部件企业合资,为中国带来了产品、技术、资金和管理方式,提升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水平,为中国汽车产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业内许多专家表示,“对于许多合资零部件企业来说,他们的“十年婚姻是成功的,经过不断磨合,双方(或三方)找准了共同得力亿结合点、发展目标和理念,共同成长起来了。”
合资企业保证了乘用车 中高端零部件的供给
“零部件合资企业保证了国内中高端汽车零部件的供给,这是合资企业最积极的贡献之一。”一位多年从事零部件产业的研究的专家说。“合资零部件企业为中国乘用车本土化生产提供了前提,保证了乘用车的生产,满足了初级阶段大众对汽车市场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重汽,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本土零部件企业很难成为乘用车企业的一级甚至二级供应商。技术力量薄弱,开发能力低,使这些企业很难为合资的乘用车企业配套。在这种情况下,大型跨国零部件巨头,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解决了乘用车企业的中高端产品配套问题。
“当时没有合资的本土企业的产品很难配套,合资后生产的零部件在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配套数量大大提高。”上海大众公司原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荣钧说。
“通过这几年与外方的磨合,我们和合资伙伴共同成长起来。”一家合资零部件企业的原中方工作人员表示,“原来,我们只是一个小生产厂,坐着工作,不懂的什么叫看板系统,不懂得什么是流水作业,当时只能给一家整车企业供货。通过10年和外方的磨合,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与合作伙伴利益目标一致。现在我们不仅能为国内多家整车企业配套,还要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商,这是从前没有想过的。”
管理、生产作业层面 “技术外溢”程度较高
当前,在关于合资企业争论中,提及最多就是“技术外溢”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技术”并非单纯指产品的开发技术,还包含合资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讲,合资企业在管理、生产作业层面上的技术外溢程度较高,但在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合资企业的技术外溢程度很低。”一位行业资深专家这样指出。
当前,外资零部件企业拿到中国来的多是成熟的产品和成熟的技术,虽然越来越多的知名零部件企业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但主要是从事本土化的工作,因为成熟产品的转移很难带来核心产品的外溢。因此,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的角度讲,“外溢”的只是生产作业层面的技术。
“合资零部件企业在采购、生产管理、财务、物流等方面的管理技术外溢,让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受益匪浅。”有业内人士这样说。
有效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合资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二级、三级本土供应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对整车企业特别是生产自主品牌的整车企业特别是生产自主品牌的整车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示范作用。另外,在税收、就业方面也有贡献。”专家指出,合资零部件企业有效地拉动了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也是贡献之一。
国外大型或中型的零部件企业在国内建立的合资企业,其二级、三级供应商多是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合资企业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向他们灌输精益生产的理念,指导他们如何使产品在系统上相匹配。通过这样的合作,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除了对上游企业的示范和帮助外,合资零部件企业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对下游整车企业起拉动作用。一家合资的零部件表示,在他们的电喷需要的极端的情况下进行标定。最初,我们本着对客户服务的原则,帮助部分整车企业培训技术人员进行标定。直到技术人员培训成熟为止。”
最近,奇瑞公司总经理尹同耀在广州车展期间的一个论坛上,也这样评价外资企业在中国做出的贡献:“为中国培养了汽车零部件基础,培养了汽车人才,建立了配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