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情]中国滤清器行业“十一五”期间寻求突破

2006-01-05

    “‘十一五’期间,滤清器行业将会有大的发展,据预测,到‘十一五’末,各类车用滤清器产量达到10亿套,其中国内销售5.7亿套,出口4.3亿套。”

  日前在上海结束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滤清器委员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滤清器分会2005年年会上传来了这一振奋业界的消息。本次年会通报了滤清器行业“十一五”规划编制情况,讨论滤清器行业“十一五”规划(修改稿)。

  “十五”期间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为滤清器市场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但是滤清器产品技术含量低,仿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使很多企业陷入市场恶性竞争的旋涡不能自拔。

  2005年是制定“十一五”行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从本次年会上,我们可以预先考察出“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的一些端倪。

  行业发展迅猛

  滤清器主要指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其通过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机油和燃油进行过滤,是汽车发动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位业内人士评价,“滤清器行业的发展与汽车和发动机的发展密切相关。”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将从超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阶段,汽车零部件则将继整车高速发展后,进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因此,滤清器行业将随着整车的发展而壮大起来。

  “三滤”产品属汽车易耗部件,因而维修市场对滤清器的需求量将会逐渐加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有2/3的滤清器产品是面向维修市场。截止到2005年6月,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800万辆。根据中国内燃机协会滤清器分会提供的相关数据和经验公式,滤清器的需求量和汽车保有量的比值大约在8:1,可知2005年单是维修市场这一块,滤清器总量将突破1.5亿套。

  此外,由于国内滤清器的价格优势,有一定数量的滤清器已经出口到欧洲、北美、澳洲及东南亚等地区。随着全球采购向中国转移,国内滤清器行业出口将有大规模增长。

  “到‘十一五’末,预计滤清器出口将达到4.3亿套,而目前滤清器行业销售总量才3亿只,其中出口约占总量的10%,即3000万只。” 一位滤清器协会的领导告诉记者,短短5年间,仅出口一项,就增长了14倍强。

  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使得整车生产企业希望通过提高国产化率加大国内采购量来降低成本,这也给内资生产企业扩大配套带来了新的契机。

  技术提升突破行业瓶颈

  修改稿中对行业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就是强调了技术在整个行业中的关键作用。众所周知,随着发动机的技术提升,对滤清器提出了高精度、高寿命、轻型化、模块化的要求。目前国内滤清器企业与此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长此下去,国内滤清器企业将会被远远甩在市场后面,尤其是在国外大兵纷纷压境的情况下,形势更是迫在眉睫。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说,国际上研发能力极强的滤清器跨国公司如欧洲的曼·胡默尔、马勒,美国的弗列加、唐纳森等公司已经或即将在中国投资建厂,他们不仅具有成熟的滤清器设计和制造技术,而且能够进行先期开发。但是国内滤清器企业目前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是模仿,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难以介入主机的前期开发。这也使得滤清器生产厂在与主机进行产品配套时议价无力。

  “造成如此危险的困境,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尤其是高层次研发人才的稀缺是突出的诱因。”滤清器行业的一位老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滤清器专业,也没有相关的专业教材,而以往的人才是师父带徒弟似的带出来的。加之1999年科研院所改制,纷纷走向企业化或归属于某一个企业集团,从而削弱了面向行业进行服务的功能,出现了现在的人才断层、技术断层的危险格局。

  向技术发力,着手这一领域的规划,是我国滤清器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一役。

  为此,草案中明确建议国家要通过政策扶持,加强支撑滤清器发展的共用技术的研发,明确行业归口所,强化其在研发上为行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功能。支持骨干企业采用多种措施,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各种技术资源,循序渐进形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能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会出台实质性的鼓励政策促其发展。同时,草案中还明确提出行业协会在发展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整车生产企业的合作关系上要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和组织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建立对话机制,提升零部件企业的对话能力。

  售后市场整顿迫在眉睫

  修改稿的另一亮点是加大对售后市场的整顿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随着整车和主机的发展,我国配件市场需求量较大,协会领导介绍,“滤清器行业具有资金壁垒和规模壁垒低的特征,故而低水平重复建设愈演愈烈,配件市场产品出现参差不齐的局面,甚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售后市场。”

  此种情况对已经形成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影响便很严重。在行业内享有排头兵称号的蚌埠滤清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国感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每年给企业带来了数百万元的损失,同时产品的名牌声誉也大受影响。”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打假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打假,并邀请多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打假,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售后市场产品混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现在还没有一个专门用于售后市场的、强制性的滤清器产品标准。这导致执法部门在执法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执法依据,对假冒伪劣产品缺少法律上的认定。”滤清器协会的领导表示。

  为维护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十一五”期间需要改变这种混乱无序的滤清器市场格局。为此,修改稿建议国家制定专用于售后市场的、强制性的滤清器产品标准,同时由政府授权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建立本行业产品检测中心,对售后市场进行抽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返回列表

上一条: 不是一个等级的差别 中国汽车零部件六大差距

下一条: 2005回眸之二:品牌建设满载丰收见证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