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4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轨迹也充分证明,零部件产业已不再是附属于整车的产业,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独立产业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建立一个自己的行业性组织,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这是日前采访北京中汽双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汽车配件业资深专家施宏时,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席话。
近两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面对历史的机遇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局面,我们的零部件企业何去何从?相关部门、机构如何引导企业去参与竞争、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否需要一个独立的行业组织?这一系列问题应该被有关部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记者:首先请您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作一评价。
施宏: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汽车作为世界级产品,走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沿,其主要表现为汽车跨国公司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强联合、资产重组、联手产品开发、统筹采购和销售服务网络的互动,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综合竞争力。汽车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优势正在显现。
从老牌汽车企业分离出来的零部件企业,正在逐步形成全球化的专业零部件集团,他们利用其产品研发、与整车企业互动等优势,已经形成了系统开发和模块化供货的竞争优势。在汽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格局下,催生了全球化采购的经营模式。
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在上述背景下,受德、美、日、韩等汽车跨国公司不同产品标准及管理体系的制约,直接进入跨国公司的采购体系非常困难。因此,从合资、合作入手,从二次配套入手,从资产重组、企业并购入手进行着艰难的探索。由于缺少适应中国国情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国家标准,在碰到跨国公司的产品标准时,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就失去了话语权。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其生存与扩张面临着巨大的壁垒。
随着中国进入WTO的后过渡期,市场将全部对外开放。中国的汽车配件市场在发展迅速、市场容量大、国际巨头齐聚的特征下,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完全置身于国际汽车零部件的竞争大环境之中。
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存环境尚待逐步改善。
记者:您很早就提出汽车零部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应该有自己相应的组织。请问现在您对此有何表述?
施宏:在汽车产业中,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零部件是整车的基础。从技术进步的层面看,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决定着整车的技术水平,体现着整车的价值。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在我国汽车工业中,情形却正好相反,零部件企业只能追着整车企业跑,成为整车企业的附庸。尤其在整车业绝大部分被跨国公司控制、中方丧失话语权以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作为这个行业中坚力量的老国有企业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有的甚至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小。
近两年来,由于采购配套规则的改变,加上原材料的涨价和整车的降价,零部件企业已经是不堪其苦、难以为继了,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到了一触即发之势。近一阶段,零部件企业试图采取多种方式,力争取得一个与整车企业平等对话的平台。然而由于“行业地位”的不对等,这种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就在此时,零部件企业发现自己在汽车行业中处于被扭曲、尴尬的地位,连行业组织都是整车行业组织的附庸,根本没有发出自己真实声音的舞台。
原机械工业部的老部长邵奇惠在两年前就指出,汽车零部件可以相对独立于汽车行业,逐步发展成为单独的一个产业。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使汽车零部件产业化成为必然。
记者:从市场角度看,怎样来理解建立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是势在必行的?我们目前的一些组织机构不是也在履行这一职能吗?
施宏:一汽富奥、东风零部件事业部等大型汽车企业零部件系统的社会化,独立零部件企业的健康发展等等,昭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市场化。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入世的过渡期,使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国际化。
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是国际市场的普遍做法。成立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协会组织,解决目前高速发展中与跨国公司的磨合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长远发展的问题,需要本行业真正的企业自律组织。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隶属多重组织管理,汽车行业的组织很多是以整车厂为主的,目前真正代表行业利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行业组织还没有。
在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协会是完全独立的,美国、德国等汽车发达国家,其相关协会组织则更加发达。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全面融入国际市场,用国际通用的规则管理行业已经势在必行,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需要自己的协会组织。
记者:请您谈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设想。
施宏: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应该有自己的协会组织,成立独立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协会”势在必行。如果有了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就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机遇期,根据企业的需要创造发展环境,如:根据企业的生存需要,创造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市场环境;根据企业的安全需要,获取信息、掌握市场及技术动态;根据企业提高的需要,发挥协会等组织的优势,进行行业交流,走出去,请进来。
近期的具体建议为,选择适当时间先召开一次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企业座谈会,听取行业内部分主要企业代表对目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的认识和对成立自己独立行业组织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