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8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着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万向集团扛起社会责任,建设以万向创新聚能城为载体的智能用能系统,努力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
众所周知,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十三五”期间,通过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中国储能产业完成了多种技术类型及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迈入商业化初期。“十四五”期间,通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引领,将实现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万向集团从电网侧和用户侧同时着手投资建设储能项目,电网侧,在杭州市临平区建设100MW/200MWh的浙江普星蓝天新型储能电站,在湖州市长兴县建设100MW/200MWh的普星京兴独立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湖州市德清县建设100MW/200MWh的浙江普星德能独立储能项目;用户侧,在万向创新聚能城规划建设300MW/1200MWh的储能项目。这些项目均于日前被列入“十四五”浙江省新型储能规划储备项目表。
在“双碳”目标要求下,中央已明确未来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立了未来光伏、风电的长期发展道路,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着力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新能源装机的快速提升,以及电力系统正在发生的变化,使得储能刚需属性愈发增强。
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最佳方案。新能源装机的增长,使得弃风、弃光率存在反弹的可能,加大了电网消纳压力,配置储能是较为灵活且见效快的解决方式。按20千伏大工业电价(2021年度值),尖峰电价1.0704元/千瓦时,高峰电价0.8896元/千瓦时,低谷电价0.2741元/千瓦时,峰谷电价差达到0.736元/千瓦时,2021年10月取消电力指导电价后,进一步拉升了峰谷电价差,使储能的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储能是提升电网灵活性的重要支撑。在发电端,风电、光伏输出功率是自然资源驱动型,传统火电、天然气发电、核电等输出功率是燃料驱动型,可以人工干预调节。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的快速提升,将降低电力系统发电端的灵活性。而负荷端波动性更大,面对极端天气问题更为突出。在供需两端波动性都加大的情况下,未来储能是提升电网灵活性的重要支撑。万向创新聚能城将打造以清洁能源与传统电网、储能相结合的智能用能系统,储能技术的应用是智能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公用电网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同时,智能用能系统的构建将促进储能技术升级,推动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
储能提供系统惯量支撑,补充公用电网调频能力。传统火电、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等都通过发电机输出电能,当电网出现频率波动时,凭借着汽轮机组的转动惯量可以延缓频率波动趋势。但风电机组转速慢,转动惯量较小,而光伏发电无转动设备,不具备转动惯量,当电网频率突变时,响应能力大幅下降。未来新能源占比提升,将使系统转动惯量降低30%以上。储能具有出色的响应速率,可以在电网频率波动时提升电网惯量支撑,并且自动响应进行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普星蓝天储能电站作为电网侧储能,充分发挥快速高效的特点,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如参与电网调峰填谷,维持电网负荷稳定;快速调节电网频率,维持电网频率稳定。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同时,还能缓解电网建设及升级压力,减少社会总资源的低效投资。
万向创新聚能城前期所上储能项目定位用户侧,亦具备电网侧功能;后期储能项目以电网侧为主,兼具用户侧功能。通过利用“虚拟电厂”技术手段,将遍布万向创新聚能城的众多可调负荷、新型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等基础资源聚合,通过平台协调优化,作为统一调度的“发电系统”参与电网运行调节,可充分发挥用户侧资源价值,辅助电网精准调峰、调频,为公用电网提供调节支撑能力。
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条件,只有储能技术长足发展、大力应用、充分市场化,才能安全、高效、健康地发展新能源产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在此能源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普星聚能将牢记“让空气更清新”的使命,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在储能领域攻坚“破土”,为实施集团能源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加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