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9
“中国市场上的汽车价格将很快降到国际水平之下,这个时间很可能就是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预测,他认为,在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前提下,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汽车产品特别是轿车产品价格会很快降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以下。
价格持续下跌
“前几年的价格震荡,使得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价格绝大部分车型首先与国际接轨,并很快下跌到3万-4万的价格区间。”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坦言,“从生产成本来看,这些经济型汽车的价格已经到了企业能够承受的底线,目前市场上卖得较火的几款车型,都因价格到位而受到青睐。”
可以说,“提前接轨”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肯定,中国的车价还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竞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下降。最终,中国的车价不是能否跟国际接轨的问题,而是比国际市场还要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1-9月全国轿车销量同比增长18%,而汽车整车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0.4%,利润则下降52.9%。前9个月轿车企业虽然利润降幅过半,但3季度数据只比上半年缩减了13.5%,预计第4季度利润降幅将继续减缓。
这一切都在表明,虽然市场还在继续增长,但由于产品供应极为充分,供需关系提前发生逆转,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中国汽车行业已经驶出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步入优胜劣汰的市场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价格下降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我国汽车产业从“暴利”时代快速进入了“微利”时代;汽车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表现为价格的竞争;一批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将会从“微利”变为亏损。
新车辈出的年代
在“价格战”的大刀狂轰乱砍之下,各企业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新车型上,以期利用新产品激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上市的新车已经超过80款,平均每4天就有一款新车型推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刺激多产品路线覆盖细分市场,汽车市场“车海”战已经打响。上海通用从高端凯迪拉克,到中端别克以及低端雪佛兰车型已经布局完成,通用的老对手日本丰田更是凭借花冠、威驰的持续热销,开始布局皇冠、雷克萨斯到锐志,其产品定位的密集度更是让国人开了眼界。
到2006年,包括福特、日产、标致等国际品牌还会陆续推出新车,新车遍地开花,“车海战”已经全面升级。
近年以来,私人购买轿车的绝对数量和占整个轿车消费比例大幅提高,中国轿车消费进入一轮快速增长阶段。预计2006年各企业新产品的推出力度将远远大于2005年,而且由于中档以下车型利润的大幅减少,2006年上市的中高档以上车型比较多,中高档以上车型的竞争将异常激烈。2006年轿车将进入充分的市场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将带来更好的轿车产品、更好的服务和更为合理的价格。
消费者对汽车技术知道了解更加深入,这也极大地促进中国汽车市场更早更快地走向成熟期。丰田锐志上市,引发汽车发动机驱动形式之争,汽车后驱与四驱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日渐受到关注,而宝来、福克斯、马自达的运动款已然成为他们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亮点。运动概念将使得汽车的驱动方式讨论仍将继续,与此相关的涡轮增压技术也会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高贵的凯迪拉克CTS、奥迪A4,到运动版新宝来,新马自达6,新宝马3系,运动风格的轿车将成为厂商的一张王牌。
而运动型轿车的热销,某种程度也能反映出汽车技术在中国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另一组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5位的国产轿车品牌依次是夏利、伊兰特、凯越、桑塔纳和捷达,其中4款是经济型轿车。这种现象表明: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追求已经主导汽车消费市场走向。
高油价和环保压力之下,柴油机,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作为环保节能先锋最可能走向市场化,也最可能成为2006年汽车市场一个新的增长亮点。
2005年11月,一汽丰田举行PRIUS普锐斯试驾体验活动,作为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轿车,PRIUS普锐斯创造了发动机与电动机的最完美组合,在保证卓越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能的同时,不但达到了远远超越传统汽车的低油耗,而且实现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清洁尾气排放。在城市工况下,PRIUS普锐斯的动力性能相当于2.0L以上传统汽车,而其排放仅仅为1.0L传统汽车的水平,而类似普锐斯一类新能源车在2006年将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国际汽车大变局
此外,国际汽车格局的变化,也让中国2006年的汽车市场的发展变化充满变数。继上半年巨额亏损21亿美元之后,通用汽车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再次冲上16亿美元新高。除了财务上的压力外,高油价让曾经是美国汽车业利润基石的SUV销量锐减,通用素有“摇钱树”之称的雪佛莱Tahoe同样在劫难逃。客户纷纷转向小型省油的客座车,而这个市场一向是日本厂商的天下。为了尽快转型,通用不得不斥巨资开发低耗油的新款SUV和卡车,这又为其繁重的成本负担添上了一笔。
前不久,当由通用汽车分拆出来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宣布破产保护后,越来越多的人对通用汽车的命运感到悲观。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过去的行业巨头也可能失去控制市场的能力。日本汽车公司的继续成长,不断蚕食着通用汽车在北美的市场份额。而在海外市场上此消彼长的市场格局的改变,也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国市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