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3
9月28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说:“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面临着‘四新’,即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新的形势
沈宁吾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是这样的:
引进产品从国产化到本土化的转变,反映出零部件生产的内涵有了升华;
政策取消对国产化率的限制,标志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适应世界贸易规则、融入世界汽车产业方面有了进步;
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正在发生三个转变,即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
外资零部件企业掌控着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拥有为主机厂优先配套的优势,继续享受着中国的部分优惠政策,具备比其他厂家更强的竞争实力;
本土化供货在增加,外商的利益在提升,利益格局的变化,正导演着中国未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组和演变。
新的问题
沈宁吾简洁地讲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
企业数量过多、规模很小、整体水平低、缺乏竞争力的局面,在国内零部件业依然存在。零部件行业的重组、整合缺乏机制和动力,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远不如整车行业。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物流成本过高,主机厂年年压低采购成本,导致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使部分零部件厂的生存环境堪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在750多家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亏损企业占20%。
出口零部件仍然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以售后市场为主。国内众多零部件企业在出口产品价格上恶性竞争,导致出口数量增长较快但效益增长不显著。众多企业普遍缺乏和国外企业交往的能力,不能适应系统化、模块化供货的要求。
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难以介入主机厂的前期开发过程,开拓主机配套市场十分困难。沈宁吾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结果:2004年,750多家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只占销售额的1.75%,比2003年有所下降。
新的机遇
沈宁吾表示, “十一五”将是零部件产业继整车产业高速发展之后快速发展的高峰期。
“整车产量上升,汽车保有量增加,海外市场不断拓展,都会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沈宁吾说,“整车市场竞争激烈,迫使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降低采购价格的同时,通过加大国内采购量等渠道降低成本,给零部件厂扩大配套带来契机。”
“另外,全球采购商关注中国,向有成本优势的中国零部件市场转移,也会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
新的挑战
沈宁吾认为,在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依然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不容回避的现实,而且一般零部件企业所面临的新一轮挑战无疑是非常严峻的。
他列举了这些企业所面临的新一轮挑战。
国际知名零部件集团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已经从培训、开发到生产、销售形成了一套体系,并开始按最佳分工和布局整合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比如,博世在中国投资额超过6亿美元,设立了10个代表处、5家贸易公司、18家企业。
国内一些主要原材料生产厂开始向自主生产零部件转移,利用材料成本优势与同行竞争,抢占市场。
国内金融和IT等行业收购重组部分零部件企业,加大投资力度,融入先进的管理方式,调整产品结构,进行资本运作,具备了比一般零部件厂更优越的潜在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