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零部件跨国资本缘何扎堆我国东南地区

2005-07-09

  在整车项目的投资格局基本定型之际,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正方兴未艾。像提前约定好了似的,今年以来跨国零部件企业接二连三地在中国扩大投资,博世、德尔福、曼格纳、法雷奥、欧姆龙、美国天合等一系列全球知名零部件企业,都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而从这些跨国零部件企业投资地点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各地投资环境的优劣。

  东南地区最受青睐

  6月,美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美国天合宣布要在重庆设合资厂。西班牙安通林集团在上海正式启动又一战略性投资。世界知名铝产品供应商挪威海德鲁公司在苏州投资的公司开业。日本著名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准备在天津保税区建设生产企业。

  4月,博世在苏州的技术中心揭幕。同样属于十大国际零部件巨头的美国法雷奥集团与一汽集团在长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美国奥特凯姆公司最近与江苏无锡高新区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

  全球排名第二的零部件企业德尔福也宣布其位于苏州的新工厂正式投产,在无锡的电子公司已获批准。此外,德尔福在上海新建的研究中心也已正式启动。

  此外,美国特雷堡集团在无锡投资占地2万平方米的工厂。加拿大曼格纳(MAGNA)公司在天津投资2亿美元设厂。

  这是今年以来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的大致情况,从投资地点上看,东南部城市占了绝对优势:中部城市重庆出现一次,上海出现两次,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和无锡各出现一次,天津出现两次,东北城市长春出现一次,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和深圳各出现一次。

  决定投资地的三要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认为,企业进行投资时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产品的上下游市场;二是投资环境;三是投资地的消费水平。

  相对于这三方面的因素,东南地区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都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江苏、浙江的大大小小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上海的汽车产业群一起构成了日趋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涌现出浙江万向、宁波华翔、万丰奥特等国内汽配企业的佼佼者。长三角地理位置靠近上海,交通便利,离大市场、大口岸和原料基地都很接近。而且劳动力素质较高,江浙一带有许多中国的经济重镇,有一大批素质良好的产业工人。再加上外来打工者非常多,竞争激烈,容易优中选优。再加上当地政府商业意识较强,政策、基础设施等服务到位。因而长三角地区成为外商投资时必不可少的考察地点。

  “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主要是看中了中国的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在投资地点选择上主要围绕这两点来进行。具体来说就是是否便于接近供应商和客户,以达到价值链管理最大经济化,另外一个就是人才。”雷米国际公司中国区制造总裁毛黎告诉记者。

  雷米国际公司在确定深圳作为新的投资地点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由于新的投资项目是要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供应国内外两个市场,因此一开始就考虑在供应商基础、交通便利、人才基础比较好的南方地区。把上海、杭州、宁波、无锡等地全考察一遍后,发现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都不错,但就是没有合适的供应商,最终在深圳发现一家质量达标的供应商,因此决定在深圳开设第二基地。

  南北差异关键在“软环境”

  如果说前几年跨国零部件企业青睐东南沿海地区,是因为那里招商引资的政策优于其他地区的话,近两年在国家“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政方针的指引下,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上已经向东南沿海城市看齐,而且这些地区的土地转让费、人工成本都要低于东南沿海城市。但是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依然不如东南沿海城市,即便时汽车工业底子很好的东北地区。

  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的政府已经走得更远,比如苏州政府有关领导表示,加入WTO以后,内资、外资都将实行一样的国民待遇,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人才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作用也越来越有限,各地区间竞争的焦点在于综合环境的竞争。

  在制定产业规划时,不少政府注重产业集群效应,不是简单地把不相干的企业招到一起来了事,而是让上下游、有配套关系的关联企业招到一起。在苏州等地,产业链集群的优势已经凸显。

  杨先生在浙江拥有一家零部件工厂,受国家“振兴东北”大政方针的鼓舞,再加上东北地区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比南方更低,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也很优厚,在东北新设了一家零部件厂。刚开始谈投资时很顺利,当地政府非常热情,允诺一系列的优惠条件,让杨先生很受鼓舞,觉得自己抢占了东北振兴的先机。可时间一长,杨先生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由于市场意识不足,政府机关官僚作风依然很浓,办事拖沓,以前允诺的种种优惠条件迟迟难以落实。企业员工也缺乏竞争意识,工作效率不高,在南方工厂的一套管理措施很难推行。”杨先生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

  杨先生把南北方投资环境的差异归为文化差异:“南方尤其是江浙地区久经市场经济洗礼,商业意识浓,比其他地区更为务实。”

返回列表

上一条: “VPshow车配会”为中国与美洲汽摩贸易搭桥

下一条: 国内外气门巨头强强联合 扩大支气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