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9
新年后某日,北京赫赫有名的798工厂,空降了宝马艺术车,4辆宝马艺术车和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以“美学变速”为概念创作的5件艺术品同台亮相。此次展览切实地拉近了汽车与艺术的距离,给缺乏“汽车文化产业链”概念的中国汽车人上了漂亮的一课。
忽然想到去年多家汽车厂商纷纷召开的科技大会上,展出自主研发成果若干,略显粗糙的展品和宝马艺术车的浑然天成形成鲜明的对照。
中国汽车人仍拘泥于汽车工业链上的挣扎之时,国外的同行高手们早就开始了汽车文化产业的过招。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悲观一点,估计近50年内,中国汽车改变不了跟在别人后头跑的命运。
然而,毕竟汽车工业和汽车文化不尽相同。比如英伦之邦,虽汽车工业已经尽数被人买走,但长桥的汽车工业博物馆里仍人来人往,讲述着英国的汽车故事。
中国汽车文化何以要落到别人后面那么久呢?看遍中国汽车,中国汽车文化之现状比汽车工业落后程度差得更远。
在快速膨胀的中国汽车市场上,没有人在意或者有闲暇去理会汽车文化的缺失会对整个汽车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事实上,一个经典品牌的打造必然离不开文化氛围的营造,宝马如斯,奔驰如斯,法拉利如斯。
在这一点上,中国汽车人已经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以红旗为例,除了历史传承的原因,部分中国人对红旗怀有的特殊感情形成了品牌之外,除了一些老爷车的另行展出,红旗品牌本身的文化经营举动并不到位。由于多年为产品本身的质量和销售所困,文化并没有成为红旗品牌经营的核心理念之一。历史赋予红旗的光环正在一点点被历史自身磨去。而新兴的草根族品牌如吉利和奇瑞,文化观念似乎离他们还太遥远。说白了,丧失了文化的水准,营销和销售就会沦为简单的当街叫卖。
事实上,中国汽车营销已经在走入这样一个瓶颈期:卖产品还是卖文化。不错,常有市场公关人员做汽车营销方案之时,掺杂一些文化的背景进去,然而,大多是一种掺和了文化因素的叫卖。因为在这些汽车销售人员的心里,汽车文化绝对不是真正的卖点。他们一致认为,真正的卖点只来自于“产品”本身。对于单个产品而言,这样的理解并没有错,而放诸品牌的高度,狭隘的视野将让品牌日趋单薄,并最终丧失真正的魅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抛开汽车文化的重要性不谈,汽车文化产业本身亦是一个埋藏金矿的宝藏。作为汽车文化的一部分,全球如火如荼的汽车赛事是这座金矿闪闪发光的一角。汽车文化产业的含金量远不止这些。比如,美国的汽车餐厅生意兴隆。汽车已经融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的确,近年来,汽车文化产业在中国的经营也开始了起步。如汽车公园、汽车赛事、汽车影院都开始逐步兴起。但是,一大问题是,作为这些汽车文化经营者自身,重点仍然放在了“经营”,而淡化了“文化”。经营重利,文化重义,经营求快,文化则是一种温和的渗透,经营者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文化浸满了铜臭之后,文化也就丧失了自己的原生态,丧失了真正迷人的所在。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都去看看宝马的艺术车展吧。在那里,没有一丝商业的氛围。最新消息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宝马已经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豪华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