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中国网3月10日讯(记者吴宾宾)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作为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鲁伟鼎分享了万向集团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科技自主创新、绿色化与智能化转型等方面的实践与展望。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鲁伟鼎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家,他连续三年始终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相关的议题,如国际科创平台的建设、多场景电化学储能应用示范、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等。他希望通过先行先试,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两个毫不动摇”护航民企发展
鲁伟鼎高度评价了“两个毫不动摇”政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有了政策的保障,民营企业家才能够更加心无旁骛地聚焦主业、做精实业,激发创新活力。
万向集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资源,以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深耕机械工业和清洁能源的动行智控领域,依托在中国、北美、欧洲等全球主要市场设立的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全球化,开展前沿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聚力攻坚轴承、底盘、材料科学、储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创业投资领域持续发力,通过风险科技基金,在欧美投资能源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建设万向创新聚能城,打造全球制造领域人才、科技集聚地,抢占未来工业科技制高点。
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
谈及企业创新,鲁伟鼎强调,科技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人才自主培养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无从谈起。
他指出,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的良性互动,需要国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协同努力。国家层面要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创新体系,改革教育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机会。
鲁伟鼎举例说,万向鼓励有能力的人“揭榜挂帅”,通过表彰年度科技大奖等措施,厚植科技创新的生态“沃土”。同时,推行“三创”,即创造、创业、创新,激励员工勇于探索。这种立体化协同体系,有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绿色化与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双轮驱动
鲁伟鼎强调,万向始终将企业优势与国家发展及社会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形成社会责任践行与企业成长的正向循环,并在绿色化、智能化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
在绿色化方面,从1999年开始,万向集团延伸机械工业优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持续投入电池、电动车、储能以及光伏、天然气和风力发电等清洁高效能源,形成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业积累。同时,重点开发清洁能源车产品,从设计、材料、工艺全过程实施“轻量化”改造,进而实现“绿色化”发展。
在智能化方面,万向集团十年前以万向精工为试点示范,推进数智工程。2024年新增浙江省未来工厂两家,省级、市级智能制造工厂各一家,万向精工入选浙江省制造云上企业。数智化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管理革命,它贯穿企业的战略规划、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用户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组织流程等各个环节,正在重塑企业的工作方式和运营模式。
锚定清洁能源赛道,专注核心业务深耕与技术创新
通过五十六年的发展,万向从一家乡村铁匠铺蜕变为现代化跨国集团,建立了国内外一体化的产业平台,形成了“中国投资、美国运营、全球市场、创新技术、提升中国”的战略格局,内外互动优势明显。
鲁伟鼎特别看好清洁能源和能源科技。他指出,万向集团早在二十年多前便锚定清洁能源赛道,秉持长期主义理念,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深耕与技术创新,形成了较为扎实的产业积累,在电池、光伏、储能等领域,形成了竞争力。万向集团将继续深耕,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实现规模效应;发挥产业协同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新能源产业生态链,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同时,也将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执行,夯实专长,万向在变革中乘势突破
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鲁伟鼎提出,万向集团将从“技术、产品、全球化、人才”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他表示,万向集团将加大在新能源车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电动化技术的突破;聚焦智能底盘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快布局智能化技术;通过风险科技基金,在欧美跟踪投资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同时,加快电动化升级,开发低能耗、轻量化、高性能的新能源车零部件;积极开发智能化产品,如智能底盘、辅助系统等智能汽车核心系统。此外,万向在北美、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智造工厂,整合全球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人才方面,万向严把招聘关,看好年轻人,厚植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并通过万向创新聚能城,吸引全球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