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8
加大在华采购,有利于通用北美3年内削减150亿美元采购成本目标的实现
通用汽车北美总部(下称“通用北美”)一位教授级工程师日前造访上海,他既不是来旅游,也不打算在上海通用长期逗留,而是直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他一起来到中国的,还有一张800亿美元采购订单。
“800亿美元大单”说
知情人士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200名通用北美的工作人员将深入中国大部分零部件厂,进行全方位指导。以这位工程师为首的几十位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已经先期抵达。“每个人负责6个供应商,并给出具体的改造计划。”
通用北美的这笔有史以来在华最大一笔订单,主要针对公司不久后推出的一款客货两用车(又称“皮卡”)生产。该类车的排量在3.2升以上,前面有两至三排座位,后面则可以装卸货物。
据这位供应商介绍,该款车型主要供应北美地区。“这笔单子如果签下来的话,估计我们要为通用北美供货 13年。”
在通用北美的数百家供应商名册中,有些与上海通用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另一部分则是新的备选企业。
据悉,通用北美将给选定的供应商提供统一图纸,与供应商签订保密协议并按照图纸加工。通用北美派出规模庞大的指导团队,将对供应商的加工能力、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生产流程等进行综合考评和测算,并帮助改进。
成本压力导致采购转道
通用北美将采购目光转向中国,缘于其原零部件供应商美国德尔福公司的破产。
一位前德尔福人士告诉记者,通用北美30%到50%的采购,原来都由德尔福完成。德尔福倒闭之后,通用北美扩充或者变更采购队伍,就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通用汽车在上海和北京都决定在华大规模采购,另一个原因是对中国人工成本的考量。
“美国人的薪水,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20%到30%;而中国的人力成本,不过销售额的2%到3%。”上述供应商说,中国的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本地供应商的经营理念先进,员工素质也比较高。
“如果一旦发生公司内部矛盾,良好的公司体制会及时解决问题,不至于耽误生产。”他表示,发达国家员工的罢工屡屡出现,会直接影响生产进程,而中国员工的文化程度与对企业忠诚度的优势则比较明显。
噱头还是机遇
对于通用北美的巨额采购单,一家大型零部件供应商高层认为很有可能是通用北美在华采购整车的信号。他表示:“中国有些车型的价格,已经低于美国,所以通用北美可能会在华买整车。”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王智慧分析:“美国的车比中国车的价格便宜得多,没必要在中国买整车。而且,国产车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也与美国不同。”
王智慧表示,800亿美元可能是通用北美的一个期望。仅凭这一款车型,是否能畅销美国13年,还不能妄下结论。但是,就事件本身而言,却是中国零部件市场的一大机会,因为通用北美在华采购的数量向来很少。
在王智慧看来,通用北美采购转道中国,主要出于成本压力。这几年,通用北美度日如年,公司主要靠汽车金融业务拉动利润。
今年7月,通用汽车发布二季度财报:公司亏损2.86亿美元,其中北美业务巨亏12亿美元。而在两周前,通用北美的亏损额则达到了16亿美元。
据了解,汽车整车厂对供应商的采购方式分为两种:供应商毛利率高时,整车厂直接压低价格;毛利低时,整车厂将帮助供应商提高规模或者改进流程。
王智慧认为,加大在华采购有利于通用北美“3年内削减150亿美元采购成本”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