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 News

瑞士零配件巨头乔治费歇尔7000万定居苏州

2005-11-03

    10月26日,乔治费歇尔汽车产品(苏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个生产轻质金属铸模部件产品的企业投资额达1000万瑞士法郎(约7290多万人民币)。

  这离乔治费歇尔集团首次进入中国时隔12年。1993年,阿奇集团(这家瑞士集团的前身)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机床企业——生产数控电火花机的合资企业。

  世界500强之一的乔治费歇尔集团成立于1802年,旗下拥有三大核心企业——乔治费歇尔汽车产品集团、乔治费歇尔管道系统集团和乔治费歇尔机床制造集团,年销售额达35亿瑞士法郎,在德国、奥地利、美国和中国的13个地区每年生产超过1亿个部件。2004年,其在中国的14个分公司的销售额达2.4亿瑞士法郎(折合17.5亿元人民币)。

  尽管这已经不是这家瑞士企业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但这却是乔治费歇尔集团在中国自行投资建立的第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后来者的时机

  目前,苏州工厂已经投资1500万欧元。在总规划5.6万平方米的苏州厂区内,第1期1.03万平方米正在逐渐完工中。

  “在董事会对在苏州工业园区设厂做最终投票时,不是看董事会成员投了多少赞成票,而是数投了多少反对票。结果,一个反对者都没有。”乔治费歇尔董事会主席马丁·休伯特告诉记者。

  2004年春天,乔治费歇尔集团董事会成员首次来中国作考察,以决定是否在中国自行投资建设汽车零部件工厂。当时这群来自瑞士的集团高管访问了其在华的国外客户,与此同时,参观了可做生产基地的工业区,苏州工业园区正是其中之一。

  2003年虽然收购了张家港旧铸造厂,但由于张家港地区运输不方便、产量比较少——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左右,故2004年乔治费歇尔集团开始考虑寻找新机会。

  “集团也要同步考虑,欧洲的客户是不是希望我们能为其在中国提供零部件。去年这一问题基本搞定了,客户同意,这就保证了我们的销量。” 乔治费歇尔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科特·斯特曼说。

  一年前,乔治费歇尔集团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

  有人认为,与其它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相比,乔治费歇尔似乎晚来一步。

  “不能把我们当作后来者。”科特·斯特曼显然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眼中,重要的不是进入时间的早晚,而是恰当的进入时机,他对记者阐释说:“中国汽车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经过了100多年,欧洲汽车工业才演变成今天的规模。从2002年汽车市场的井喷期算起,中国才走了2至3年,因此从时间点看,整车企业刚好有了零部件大规模国产化的要求。目前,整车企业已明确表示核心高科技零部件在中国本地采购。”

  如果早先大规模地投身于中国市场,乔治费歇尔的较大产能只能放空,因为即使像宝马这样的大客户,乔治费歇尔只要生产1个月就完全能满足其1年在中国的需求;更何况,欧洲的汽车零部件正在从传统的材质向高新材质转变,这点也正在向中国袭来。

  “现在正是恰当的时间,”科特·斯特曼说,“西方客户目前希望我们能为其在华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

  高端竞技

  苏州新工厂投产后,2006年乔治费歇尔集团在亚洲的生产能力将增加一倍,在中国的销售目标1.5亿元人民币。

  马丁·休伯特说:“我们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四期厂房、拥有24个铸造机器。公司计划在未来的四年内使销售量翻一倍,而中国的业务将做出主要贡献。”

  在全球,2004年乔治费歇尔汽车业务的销售收入为17亿瑞士法郎(折合124亿元人民币)。依此计算,2008年该集团汽车业务销售收入将达到34亿瑞士法郎(折合249亿元人民币)。另据了解,2006年乔治费歇尔的目标是毛利润率为8%。2005年上半年集团毛利润为6.6%,其中汽车利润为6.2%、管道业务毛利润率8.7%、机床业务毛利润占5.7%。汽车业务占集团收入的五成左右。

  无论是从销售规划还是从销售利润看,中国业务对这位瑞士“大哥大”都至关重要。按照计划,乔治费歇尔苏州工厂将每2年再建1期。在此之前,其全球第三个研发中心将在华设立。且其在中国的业务由中国高管负责,而非瑞士高管负责。

  乔治费歇尔的竞争砝码就在高端技术上。

  目前,乔治费歇尔主要客户仍是国外整车厂商的零部件供应商,如德尔福、伟世通。乔治费歇尔主要提供镁合金铸件支架;为福特、大众等汽车公司提供安全件,也为零部件配套商提供相关零部件。

  汽车产品集团总裁斐迪南·斯图兹自信地表示:“即使在欧美,乔治费歇尔的竞争对手也不多。我们轻金属产品的竞争对手集中在西班牙、德国。至于铁铸件的竞争对手,也在西班牙和德国,但与轻金属的竞争对手并不相同。我们做镁合金和其它压铸合金部件,而竞争对手们通常只做其中一种。”

  欧洲以汽车技术最先进闻名于世,故而斐迪南·斯图兹的言下之意正是:乔治费歇尔汽车零部件技术的全面性和技术性居世界领先地位。

  据了解,乔治费歇尔在中国高端竞争市场几无敌手。在同一领域内,具有高技术和高端设备的企业凤毛麟角。目前,中国小型冲压铸件厂很多,普遍冲压能力不大,规模稍大的企业仅10余家。在中国,乔治费歇尔可展拳脚的空间很大。

Return

Prev: 中国汽车业首富家族的传奇致富秘方

Next: 我国将迎来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