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 News

让历史告诉未来 | 1991年1月10日《中国日报》刊文: 著名农民企业家鲁冠球的新追求

2018-10-15

1991年1月10日《中国日报》刊文:

著名农民企业家鲁冠球的新追求

记者 许京龙


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 “(产品)冲出国啊,(工厂)上国家一级企业都不是我的最终目的”,被人们公认为出色的农民企业家的鲁冠球最近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强调说。

这位不久前成为全国乡镇企业中唯一获得国家一级企业称号的杭州万向节总厂厂长解释说:“我的目的是,尝试着开个头,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使我们穷了多年的农民在经济上富裕起来,同时要改造农民的小农意识和狭隘眼光,使他们成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富有的人。”

他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把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建立在大批农民离开乡土涌入城市后而到处出现的血和泪的基础上。所以,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对改变9亿多中国农民的命运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鲁冠球的工厂位于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专门生产技术和精度要求都很高的汽车上的易损零件一一万向节,年产量达325万套。这个厂是从一个当初只有7个人的乡间小铁匠铺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有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和2200名职工,年产值5700多万元,利税1500多万元,产品复盖了国内市场的45%,并出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厂已成为鲁冠球所在乡的一个聚宝盆,全乡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这个厂或其分厂工作。当地的许多农民都因得益于这个工厂而盖起了漂亮楼房。

鲁冠球现在是全国乡镇企业协会的副会长。他说,目前,全中国已有乡镇企业1800万家,吸收了近800万“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剩余劳力,其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1/4以上,在人多田少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产值更要占到当地总产值的50%左右。

今年47岁的鲁冠球个子不高,但肩宽体壮,红光满面。他说,如果没有乡镇企业,而把农民死死绑在一小块土地上,哪怕是神仙也无法叫农民富起来。

中国农民人均可耕地只有1.8亩,在东部沿海地区只有半亩左右。但乡镇企业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力提供了出路,从而为农民实现富裕起来的迫切愿望提供了可能。鲁冠球的工厂里的职工人均年收入已从1979年的507元增加到1989年的3000多元,福利待遇也逐年提高。从1983年起,该厂还向当地乡政府上交了200多万元支农资金,用于兴修水利、改造低产亩、为当地农民发展经济服务。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农民职工的技术和文化素质,鲁冠球先后拨出50多万元经费对职工进行各种培训,并送了60多名职工到大专院校学习。他还捐资10万元建立了宁围乡中心学校,以发展当地教育事业。

鲁冠球说,他相信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给农民带来许多实惠的中国政府的政策绝不会逆转,他对事业充满信心。

目前,鲁冠球正在扩大其工厂的经营规模,除生产万向节外,又开始生产市场上紧俏的轴承等产品,并投350万元兴建了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厂,建起了现代化的养猪场、家食场、养鳗场、养蛇场,种起了桃树、桔树、葡萄……

(原为英文,此为中文翻译稿)



Return

Prev: 万向善款如期发放 受助家庭感激感恩

Next: Wanxiang’s representatives attends the luncheon party held by the first dep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