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 News

[人民日报]金融之“危”中的实体之“机”

2008-12-30


  当前,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加深的同时,积极迹象也开始显现。也就是说金融之“危”孕育的实业之“机”正悄然来临。

  首先,人力资源回归。在过去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金融成了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和高收入的代名词。美国有个统计,同样成绩毕业于哈佛的人在金融界比在其它行业收入要高近3倍,其他国家的差距远不止3倍。而工业、农业、服务业这些实体经济只能是人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现在就不同了,许多人开始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向,人才回流潮悄然涌动。

  其次,资金投向回流。我们说资金永远会流向更高回报的地方,特别是民间资金。尤其去年那轮牛市行情创造的巨大财富效应,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的股市热潮。

  当前,金融危机中救市只能是救急,是应付眼前,而危机终会成为过去。金融危机过后重视的一定是实体经济。毕竟,金融只是经济发展的工具,实体才是经济的支撑,才是长远利益。

  国务院推出十项措施扩内需促增长,增加的4万亿投资主要投向实体经济,而这4万亿投资作为导向,必定会带动更多的商业银行贷款配套、地方配套、国际金融资金、民间资本等其他资金的加入,从过去的经验看,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一般有2至3倍,资金回流实体是大势所趋。

  当然,实体之“机”并不是落后的产业产品之“机”,更不是那些本来就不“健康”的企业活命之“机”,而是产业升级之“机”,技术创新之“机”,管理革命之“机”。因此,借助金融之“危”带来的变革力量,抓住当前资金换市场、时间换空间、思维换地位的有利时机,与全球的优秀资源和企业合作联合,危中求机,化危为机,中国的世界级大企业就会诞生。 

                            (《人民日报》记者  张毅 整理)

  《人民日报》配发编后:

  危机!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显然无法置身事外,许多企业正遭遇“寒流”。

  信心!改革开放30年的丰厚积淀、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愈发成熟的宏观调控,无不给予中国企业家以信心和力量。

  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从今天起,本版将推出“感言”特别策划,看看中国企业家们的坚持和执着,听听他们讲述冬天里的中国信念。

Return

Prev: 轴承公司交上一份圆满的年度答卷

Next: 湖北通达:努力创新,拓宽生存发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