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5
在任何场合,总爱说自己是“农民,不能忘本”的鲁冠球素有商界“常青树”的美誉。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乡镇企业领袖之一,鲁冠球将一个小工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民营企业,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农民的传奇故事。
从摆地摊到利润“十年添一个零”
农村开始实施承包责任制后,一直想大干一场的鲁冠球,机会终于来临。1983年,他把自家自留地里2万元苗木全部拿出来抵押,承包下萧山万向节工厂。除了管理工厂,他还办起了农场、养鳗场、蛇场,甚至是商场。
当时曾有人质疑鲁冠球的承包行为,说他是为了自己发家致富才承包厂子。为此,鲁冠球公开表示,自己承包期间,只要经营自主权,奖金一分不要。
事实证明,鲁冠球是有眼光的。承包第一年就超额完成了154万元,以后年年超额完成承包任务。第一年完成承包后,政府奖励他44.9万元,他却把钱全部用在了工厂培养人才和建造乡村小学上。到1993年,鲁冠球放弃的奖励达300万元之多。仗义和善行令他名声大振,198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民企业家。
那时鲁冠球已年届不惑,生活同样需要安定。而这些奖金完全可以让他下半辈子过得舒适,可是他考虑更多的是今后事业的发展。虽然这钱完全合法合理合情,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拿了,职工承受不了,他就会失去民心,失去施展抱负的舞台。这何尝不是鲁冠球的大智若愚呢?
1994年1月10日,这是令鲁冠球终生难忘的日子。万向钱潮股票在深圳股市上市了。7年前,就是因为万向是一家乡镇企业而被有关部门无情地挡在了股市大门外。而今天企业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万向也由此开始了新的发展。
70年代,万向集团实现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突破1万元;80年代日创利润1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突破10万元;90年代日创利润1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突破100万元。鲁冠球豪言:“奋斗十年再添一个零。”
在“洋”字上淘金,国外带动国内
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对鲁冠球和万向集团在汽车零配件市场上最形象的描绘。
当初鲁冠球把企业主要生产目标盯在万向节产品上,是因为进口汽车的万向节产品国内鲜有厂家愿意生产。可是,虽然“钱潮牌”万向节产品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它并未被列入国家计划。这意味着,市场受到很大的局限,而且很不稳定。
面对这样的困境,鲁冠球毅然决定进军海外市场:“既然我们的万向产品是因为进口汽车开始的,那我们就到外国去找出路!国外市场不讲情分,只认产品质量。”
1984年春,万向的产品在广交会上得到了外商的青睐,美国派莱克斯公司定购3万套万向节。这一订单在当时被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第一单”。
紧接着,美国舍勒公司也与万向签订协议:5年内每年至少20万套。舍勒公司是始创于1923年的美国汽车配件巨子,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万向节专利。美国商务参赞还特地从北京 赶来,说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个能够把产品打进他们汽车王国的乡间小厂。
国内的人们在赞叹万向奇迹的同时,不禁在问,一个能为国创汇、为国争光的产品,为什么在国内却得不到认同。1985年,姚依林副总理主持会议,他在会上讲:国外都在用的产品,国内为什么不能用呢!从那以后,国内主机厂开始用万向的产品,鲁冠球和他的产品才被国内市场完全接纳。
1994年,万向美国公司成立,鲁冠球只有一个要求:1997年顺利实现与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公司配套。
鲁冠球的办公桌上,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铜鹰,其背后是一段鲁冠球带领万向集团坚持自我发展的故事。
万向独立开发海外市场的策略引起其最初的合作伙伴美国舍勒公司的警觉和妒忌:万向在美国市场所向披靡,舍勒公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一天,舍勒公司向鲁冠球摊牌:“我们拥有绝大多数的万向节产品的专利,我们希望取得贵公司全球的独家代理。因为只有舍勒才能让你们在国际市场上赚更多的钱。”
鲁冠球知道,接受就意味着将逐步打开的国际市场拱手让给对方,万向今后只有龟缩在国内,甚至国内市场的利润也要与之共享。万向将成为舍勒的附庸。他断然拒绝:“我们与贵公司的合作一直以来非常愉快,我们开拓美国市场,对贵公司也是有益的。我想,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既有的合作方式。”
一时间,洽谈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鲁冠球的断然拒绝令对方有点始料不及,在他们看来,万向是依赖他们才打开的国际市场。谈判破裂后,借口万向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舍勒公司将46.5万套万向节的订单削减至21万套。
万向的日子立时变得非常难过。当时舍勒掌握着万向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车间里、库房里都是打着它的标志、专门为它生产的产品。数十万套万向节无法销售,资金大量积压,员工工资一度无法发放。但鲁冠球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利用开发的新产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
待双方重新回到谈判桌前,舍勒公司是每况愈下——与万向分手后他们并没找到更好的合作者。为了表示敬佩之情,舍勒公司将那只铜鹰赠送给了鲁冠球。
曾有记者“望名生义”,向鲁冠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名字叫鲁冠球,是否是从小就想当企业家,要誉冠全球?”鲁冠球风趣地回答说:“不!我的名字是父亲起的。我是曾想过当这个家、那个家,就是没想过要当企业家。我办企业是逼上梁山的。”
回顾他的创业经历,最初办米面加工厂和铁匠铺,是为生计所“逼”。后来当了厂长,为了工人的生计,为了带领家乡农民致富,他为一种责任心所“逼”。再后来杀向国外市场,除了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逼,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一个社会知名人士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所“逼”。(文章有删改,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