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8
2007年8月6日,《凤凰网》刊载文章——
鲁冠球的三农梦:反哺农业不造“盆景”(上)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大批企业家心系农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信息优势,投身农村和农业,带动农民走向富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猪羊成群、鱼虾满塘、鸡鸭欢腾、桃红柳绿,泛舟水上,顺手就可摘粒葡萄放到嘴里……提起他当年搞的立体农业,60岁的鲁冠球高兴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鲁冠球,这位看惯了钱塘江潮水的农民企业家,总能勇立潮头,与时俱进。他所率领的万向集团,打造了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驰骋国际市场,如鱼得水。几十年来,他一直梦想着,中国农业一样能够纵横四海,收获幸福。
20年屡败屡战,反哺农业,不是造“盆景”
“桃花源”衰败了。地处浙江杭州郊区的800亩农业基地,只30万元的年租,就打发出去了。
整齐的石桥、护城河、鸡舍、鱼塘,当年赶着猪儿出栏、过磅、上坡、走进运输车辆的专用通道还在呢。即便20年后的今天,这些农业设施也是先进的。这片土地倾注了鲁冠球多少美好的期盼呀,因此他起了名字——“桃花源”。
“那时候,他有空就到这里来,路上有株杂草都要亲手拔掉!”上世纪80年代,万向从企业积累里拿出几百万元投到钱塘江畔这片荒芜的围垦地里,可是动真格儿的。
鲁冠球建立的,是一个“农业工厂”,在这里干活的都是工人,像工厂里一样上班、下班,有节假日;在这个车间里,饲料喂鸡鸭,鸡鸭粪喂猪,猪粪养鱼,塘泥肥果树……
起初几年,“农业工厂”为城市菜篮子作了大贡献。紧接着,问题却来了:万头猪场按存栏规划,结果出栏25000头,猪浩浩荡荡往外运,就是不出效益;鸡粪、猪粪多了,鱼虾缺氧,翻了塘;防止螃蟹逃跑,塘壁四周围上玻璃,这些家伙却从塘底钻洞扬长而去……过后看,那是一场“跃进”,工人不懂技术,经营者不熟悉市场,“农业工厂”运转不灵,慢慢萎缩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服输的鲁冠球又瞄准了创汇农业。养鳗鱼、养蛇,每投入一个项目,都是认认真真、像模像样。尤其是鳗鱼工厂,一些国家元首来参观,都竖大拇指。工厂从鳗苗、养鳗、烤鳗、出口,每个环节都是高标准的。势头正好的时候,亚洲金融风暴把他们的梦想打得稀巴烂,国外市场一落千丈,万向的鳗鱼产业亏损一两个亿。“当时只能牙掉了往肚子里咽,否则,谁还敢跟鲁冠球打交道?”这场灾难险些殃及万向集团的整体发展。
屡战屡败,鲁冠球一拍脑门:反哺农业,搞农业项目,不是造“盆景”,而要遵循市场法则,科学实施。改革开放后,千万家农户、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搞养殖,农业车间还搞同样的初级产品,只是规模更大些,设施更漂亮些,成本更高些,竞争优势在哪里呢?
21世纪,与40万农民握手,万向农业军团全线胜利
当初建“桃花源”,鲁冠球就有一个更大的计划:把周边5000亩海涂全拿下来,建一个种、养、加工一条龙的“托拉斯”。这个计划在钱塘江畔搁浅了,如今却在大江南北变成了更加蓬勃的现实。
临安市地处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盛产山核桃。2000年,万向在清凉峰镇组建了公司,加工山核桃,发展2万亩种植基地,覆盖周边4个乡镇的19个村。阳川村的老支书洪声荣说,山核桃好吃,树难栽、果难摘,村民不敢往里投钱。万向来了以后,犹如“定海神针”,拓宽了销售渠道,价格透明,再也没小商小贩随口压价了。去年,1斤山核桃卖十六七元。目前,万向山核桃基地成为行业内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6000多农户共同致富。
搞山核桃,是鲁冠球转变农业经营思路的一次尝试。他走出“桃花源”,与广大农民握手,“车间”建到了千万个农户的田地里。万向有资金,集中精力抓技术和市场,农户有土地和劳力,专心致志搞生产,多好的结合!龙头昂起,就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为农民办更多实事。
2003年,开全国人代会期间,鲁冠球看到《人民日报》上的一条消息:江西鄱阳县小龙虾泛滥成灾,危害水稻生产。鲁冠球马上给远洋渔业公司拨通电话:小龙虾加工市场前景怎样?马上论证。第二年,万向的小龙虾加工项目在鄱阳县建成投产,产品畅销欧美市场。小龙虾变害为宝,鄱阳县因此实现了农产品出口零的突破。现在,县里对小龙虾捕捉加强管理,每年6月20日开湖,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而来。小龙虾迅速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地方政府和群众真拿万向当成了“宝”。
短短几年间,万向集团组建了万向三农集团,大踏步控股参股万向德农、承德露露、兔宝宝等3家上市公司,并购了浙江远洋渔业集团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两年时间,万向注资远洋渔业集团8亿元,组建先进的船队,带领近海几千渔民奔赴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开辟远洋深海捕捞基地。
有心插柳终成荫。目前,万向集团拥有农业总资产50多亿元,员工直接带动40多万农民就业,受益农民近300万人。鲁冠球肯定地说,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而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现代农业中蕴藏着巨大商机。
(标题有改动,文章内容有删减)(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