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7
4月24日,《中国企业报》刊登文章
“我是一个农民”,操着一口浓重乡音的鲁冠球从不讳言自己的出身。即便是富豪榜上的稳居者,鲁冠球依然保持着农民勤劳、朴素的优良本质。他不住别墅、不打高尔夫、不好奢侈品。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7点10分到公司,晚上18点下班。回家后,吃饭看新闻到19点半,接着工作到夜里23点半……他每天都会要求秘书收集厚约20公分的资讯材料,批阅后,择重要的发给董事局成员。为了让那些没有太多文化的普通员工也能领会“万向文化”的精髓,鲁冠球让人将各种管理理念编成口诀,将大事做成巴掌大的连环画,成为万向企业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6年,万向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2007年,鲁冠球的目标是400亿元。 如果按有关资料所说,中国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那么,今天的万向活得显然比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要长寿而且健康。 “万向集团是一个相对比较执着也比较独特的中国民营企业,它不是太随意地根据各种机会进行转换,它很坚持。”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朱伟的评价也许道出了些许鲁冠球“常青”的秘诀。但如影随形的危机感、胜败亦然的平常心、刻苦谦卑的学习态度以及几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正是鲁冠球“常青”的智慧。
树立了一个中国企业长寿的版本,这是我眼中的鲁冠球之于中国经济的最大意义所在。
鲁冠球的另一个意义是,他的所言所行折射出的一种浙江企业家群体的团队精神。
2006年7月下旬,一个爆炸式的新闻在中国企业界传得沸沸扬扬:曾经是身家过亿的富豪、浙江知名企业家陈金义深陷“欠债门”,成为银行的监控对象和媒体的追逐焦点。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鲁冠球给陈金义发了一份“慰问”传真:“陈金义同志:我心痛!事至此,先了结。要多少?来人拿!鲁冠球。2006年7月28日。”
鲁冠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痛心”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由于浙江人会做生意、遍布全球,有人把浙江人称之为“中国的犹太人”。浙商的群体性经商习惯和“扎堆”现象(南京有“温州街”,北京有“浙江村”)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研究方向之一。鲁冠球的所言所为,正是折射了一个融为一体的浙江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团队精神。而从根子上说,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互相扶持的传统美德。
有一种现象颇有意思。作为父亲的鲁冠球坐的是VOLVOS80——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轿车。儿子鲁伟鼎的选择是讲求速度与驾驶快感的BMW745,车如其人。在经营操作中,鲁伟鼎讲速度、有闯劲,冲在第一线;鲁冠球则经常往后拉一拉,严格地掌控着企业的安全系数。
无论是鲁冠球还是万向集团内部的员工都坦承:万向集团在资本运作层面的频繁出手,与鲁伟鼎走上前台有着直接关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鲁冠球就把鲁伟鼎送到新加坡读企业管理,半年后回国,又在集团内做过机修工和车队负责人等职务。自2000年起,万向相继参股华冠科技、承德露露、中色股份、航民股份以及美国的舍勒和UAI等多家企业。很快,鲁伟鼎声名在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
可见,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二代,鲁伟鼎已渐渐成熟。他的成熟,正是一直扮演着父亲、培养者、合作者和导师角色的鲁冠球的成功。这个成功不仅仅是对万向集团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意味着中国民营企业第二代接班人正逐渐走向幕前,成为未来支撑中国经济的中流。 周慧敏/撰文 (标题有改动)